【白居易生平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一生仕途起伏,但始终关心民生,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生平总结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他早年因战乱迁居洛阳,后入京应试,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在官场中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关注社会现实,创作了许多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白居易晚年退隐,居住在香山,过着闲适的生活,但仍不忘写作,留下大量诗文作品。他的诗歌风格朴实自然,内容贴近生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二、白居易生平大事记(表格)
|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 772年 | 出生于河南新郑 | 父亲为官,家庭环境较好 |
| 783年 | 随父迁居洛阳 | 因战乱影响,家庭生活不稳定 |
| 800年 | 中进士 | 进入仕途,开始参与朝政 |
| 806年 | 任左拾遗 | 积极谏言,主张改革 |
| 815年 | 被贬江州司马 | 因直言被贬,经历人生低谷 |
| 820年 | 任杭州刺史 | 治水有功,深受百姓爱戴 |
| 824年 | 任苏州刺史 | 继续推行惠民政策 |
| 846年 | 去世于洛阳 | 享年75岁,葬于香山 |
三、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白居易的诗歌以“讽喻诗”和“闲适诗”为主,代表作包括《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他的诗风平易近人,语言通俗,善于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因此广为流传。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政治家。他主张“兼济天下”,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结语
白居易的一生,是才华与坚持并存的一生。他虽历经坎坷,却始终不忘初心,以诗为笔,书写人间冷暖。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白居易的精神与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