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词语不平则鸣出处

2025-11-14 17:45:04

问题描述:

词语不平则鸣出处,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4 17:45:04

词语不平则鸣出处】“不平则鸣”是一句常见于中文语境中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会发出抗议或表达不满。这句话虽然在现代广泛使用,但其来源却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渊源。

一、

“不平则鸣”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原文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意思是:凡是事物不能得到平衡就会发出声音。后来被引申为人在遭遇不公时会发声抗议,表达自己的不满与诉求。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其散文著称,他的文章多关注社会现实,强调士人的责任与担当。“不平则鸣”正是他思想的体现,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正义与公平的追求。

此语在后世被广泛引用和演变,成为表达反抗不公、呼吁正义的重要表达方式。

二、表格展示

词语 不平则鸣
出处 《送孟东野序》(韩愈)
原文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作者 韩愈(唐代)
含义 指事物失衡便会发出声音,引申为人遇不公则发声抗议
文学地位 唐代散文名篇,体现儒家思想与士人精神
现代用法 表达对不公现象的抗议与发声
延伸意义 强调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与言论自由

三、结语

“不平则鸣”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应有勇气发声,维护自身权益与社会公正。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