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是什么】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存货的价值可能会发生波动,尤其是当存货的市价低于其成本时,企业就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反映存货的真实价值。那么,“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具体是什么?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一、什么是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后,若发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需计提的损失准备。这是遵循“谨慎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体现,旨在避免高估资产价值,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 = 存货的估计售价 - 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2. 比较可变现净值与成本
若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需计提跌价准备;反之则无需计提。
3. 确认跌价金额并做账务处理
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以下是存货跌价准备常见的会计分录示例: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损失(费用类) | 存货跌价准备(资产类) |
例如:某公司某项存货成本为10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85,000元,应计提跌价准备15,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
借:存货跌价损失 15,000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000元
```
如果之后存货价值回升,可以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但不得超过原计提金额。
转回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
借:存货跌价准备 5,000元
贷:存货跌价损失 5,000元
```
四、注意事项
-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应基于合理的评估方法,不能随意调整。
- 已计提的跌价准备不得随意转回,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存货价值已经恢复。
- 企业应定期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并及时更新相关会计处理。
五、总结
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在存货价值下降时进行的一项重要会计处理,目的是真实反映存货的价值。其会计分录主要为“借:存货跌价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通过合理计提和转回跌价准备,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提升财务信息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