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铤而走险还是挺而走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这两个词。虽然它们的发音相似,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很多人容易混淆这两个成语,甚至误用。本文将从词语来源、含义、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对比两者的区别。
一、词语来源与含义
1. 铤而走险
“铤而走险”出自《左传·隐公五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意思是:在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动。这里的“铤”原指箭头,引申为“迅速”或“急迫”,所以“铤而走险”指的是在形势紧迫、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被迫做出冒险的行为。
2. 挺而走险
“挺而走险”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而是常见的误写。正确的应该是“铤而走险”。不过,在某些语境中,“挺而走险”被用来形容一种勇敢面对困难、不惧风险的态度,但这种用法并不符合传统汉语规范,属于口语化或误用。
二、使用场景对比
项目 | 铤而走险 | 挺而走险 |
正确性 | ✅ 正确成语 | ❌ 非标准用法 |
含义 | 在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 | 非标准用法,常被误用为“勇敢面对风险” |
语气 | 带有无奈、被动色彩 | 带有主动、积极色彩(非标准) |
使用场合 | 描述因压力或困境而冒险 | 非标准用法,建议避免使用 |
例子 | 他为了筹集学费,铤而走险去偷钱。 | × 不建议使用该说法 |
三、总结
“铤而走险”是一个标准成语,用于描述在极端情况下被迫冒险的行为,带有无奈和被动的意味。而“挺而走险”则是常见的误写,不符合汉语规范,应尽量避免使用。
在写作或口语中,若想表达“勇敢面对风险”的意思,可以使用如“迎难而上”、“敢于冒险”等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结论:
正确使用“铤而走险”有助于准确表达语义,避免误解;而“挺而走险”应视为错误用法,需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