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毁相关词语是什么】“黄钟毁”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为:“黄钟毁,无以调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黄钟这个音律被毁坏后,就无法再调和音律了。后来,“黄钟毁”常用来比喻重要的事物或人才遭到破坏,导致整体秩序或功能受损。
在古代文化中,“黄钟”不仅是五音之一,更是十二律中的第一律,象征着正统、和谐与秩序。因此,“黄钟毁”往往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常用于文学、历史或哲学语境中,表达对失衡、混乱或衰败的感慨。
以下是一些与“黄钟毁”相关的词语及其解释:
相关词语 | 含义说明 |
黄钟大吕 | 指古代音律中的两种重要音律,象征正统与庄严。 |
失序 | 指原本有序的状态被打破,出现混乱。 |
崩坏 | 指事物结构或秩序的彻底破坏。 |
丧钟 | 比喻灾难来临或灭亡的预兆。 |
音律失调 | 指音乐上的不和谐,引申为社会或政治的动荡。 |
破坏正统 | 指对传统权威或制度的否定与摧毁。 |
亡国之音 | 指导致国家衰亡的音乐或文化现象。 |
礼崩乐坏 | 指礼制和音乐制度的崩溃,常用来形容社会秩序的瓦解。 |
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可以与“黄钟毁”形成呼应,共同表达对秩序、和谐与正统的重视。在文学作品或历史评论中,它们常被用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总之,“黄钟毁”不仅是一个音律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哲学内涵。理解与其相关的词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背后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