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从那年开始我国前十个五年计划分别是那几年】“十一五”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简称,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它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
在“十一五”之前,我国已经经历了十个五年计划,这些计划是国家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对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对我国前十个五年计划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我国前十个五年计划时间总结
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奠定工业基础。
2.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实际执行时间较短。
3.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3—1967)
在“文化大革命”前夕,主要围绕经济调整和恢复。
4. 第四个五年计划(1968—1972)
受政治运动影响,实际执行效果有限。
5.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1—1975)
恢复和发展经济,推进科技与工业建设。
6.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推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7.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强调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
8.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促进对外开放。
9.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可持续发展。
10.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
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我国前十个五年计划时间表
序号 | 五年计划名称 | 时间范围 | 主要特点 |
1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1953—1957 | 工业化起步 |
2 | 第二个五年计划 | 1958—1962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 |
3 | 第三个五年计划 | 1963—1967 | 经济调整与恢复 |
4 | 第四个五年计划 | 1968—1972 | 政治运动影响 |
5 | 第五个五年计划 | 1971—1975 | 恢复与发展经济 |
6 | 第六个五年计划 | 1981—1985 | 改革开放初期 |
7 | 第七个五年计划 | 1986—1990 | 科技与结构调整 |
8 | 第八个五年计划 | 1991—1995 | 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
9 | 第九个五年计划 | 1996—2000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
10 | 第十个五年计划 | 2001—2005 |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建设 |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我国的五年计划制度从1953年开始实施,历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步适应了国家不同阶段的经济和社会需求。每个五年计划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导向,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