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古诗解析】《鹊桥仙》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背景,借古抒怀,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赞美与对世俗婚姻的反思。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历来被广泛传诵。
一、作品概述
《鹊桥仙》原题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是秦观在被贬期间所作,借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故事,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忠贞不渝的爱情观。词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二、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 |
朝代 | 北宋 |
题目 | 《鹊桥仙·纤云弄巧》 |
类型 | 词(宋词) |
主题 | 爱情、忠贞、离别 |
背景 | 借牛郎织女传说,表达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
核心思想 | 真正的爱情不在于朝夕相处,而在于心灵相通、情感长久 |
艺术特色 | 意象新颖、语言婉约、情感深沉 |
三、全文解析
原文: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逐句解析:
- “纤云弄巧”:轻柔的云彩仿佛在编织着美丽的图案,暗示着美好的景象。
- “飞星传恨”:流星传递着遗憾与思念,象征着牛郎织女无法常相聚的哀愁。
- “银汉迢迢暗度”:银河遥远而幽深,他们只能在夜空中默默相望。
- “金风玉露一相逢”:在秋风与露水交织的美好时节相遇,虽短暂却弥足珍贵。
- “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样的相逢比人间无数的欢聚更加动人。
- “柔情似水”:他们的感情温柔细腻,如同流水般绵长。
- “佳期如梦”:美好的相聚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短暂。
- “忍顾鹊桥归路”:不忍回头看那通往分离的鹊桥之路,充满不舍。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彼此真心相爱,即使不能日日相见,也足以永恒。
四、艺术价值与影响
《鹊桥仙》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在文化上影响深远。它突破了传统爱情诗中对“长相厮守”的执着,提出了“精神契合高于形式陪伴”的爱情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五、结语
《鹊桥仙》以其深情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描绘了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更寄托了人们对真爱的向往与坚守。这首词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