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章原文及翻译内容大学第一章原文及翻译】一、
《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后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等学者整理并推崇,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
本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的基本理念与核心思想,包括“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知道目标之后才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之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之后才能安稳,安稳之后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之后才能有所收获。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知道什么是先后次序,就接近“道”了。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德行的人,首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管理好家庭;想要管理好家庭,首先要修养自身;想要修养自身,首先要端正心意;想要端正心意,首先要真诚对待自己的想法;想要真诚对待想法,首先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的本质。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研究事物之后才能获得真知,获得真知之后才能真诚,真诚之后才能心意端正,心意端正之后才能修养自身,修养自身之后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之后才能治理国家,治理国家之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
三、总结
《大学》第一章作为整篇的总纲,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路径,并详细说明了实现这一理想的具体步骤——即“八条目”。这些思想不仅对古代士人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有着深远影响。
通过学习《大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从而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修身立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