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原文翻译及赏析】《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敬亭山中独自静坐时的孤独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寂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二、翻译
原文: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译文:
群鸟早已飞得无影无踪,
只有一片白云悠闲地飘走。
我与敬亭山彼此凝望,
都不觉得厌倦,
只有它陪伴着我。
三、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白(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主题 | 孤独、自然、人与山的默契 |
意象 | 鸟、云、敬亭山 |
情感 | 孤独、宁静、超脱 |
艺术特色 | 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景交融 |
表现手法 | 对比(众鸟与孤云)、拟人(“相看两不厌”) |
四、
《独坐敬亭山》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敬亭山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诗中“众鸟高飞尽”表现出一种空旷与寂静,“孤云独去闲”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感到失落,反而在与敬亭山的“相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那种超然物外、与天地合一的精神境界。
全诗虽短,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李白诗歌艺术的典型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如需进一步分析李白其他作品或探讨唐诗风格,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