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出自于哪里】“表里山河”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它不仅具有地理上的意义,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那么,“表里山河”究竟出自哪里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出处来源
“表里山河”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为:
> “晋侯围曹,曹共公不礼焉。……楚子入居于申,郑伯会楚子于武城。……晋侯闻之,曰:‘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晋国的地理位置被山河环绕,因此可以高枕无忧。这里的“表里山河”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的地形地貌,强调其天然屏障的作用。
二、词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 |
| 表 | 外部,指外层的山川 |
| 里 | 内部,指内部的河流 |
| 山河 | 山和河,泛指自然地理屏障 |
整体意思是:山河环绕,内外有屏障,表示地势险要、易于防守。
三、历史与文化意义
1. 地理防御功能
在古代战争中,“表里山河”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天然的防御优势。例如,山西就因“表里山河”的地形而被称为“晋”,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2. 文学与历史记载
除了《左传》,在后世的诗词、史书、地理志中,“表里山河”也被广泛使用,用来赞美某一地区地势险要、物产丰富。
3. 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表里山河”多用于描述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如山西、陕西等地,常被宣传为“山河壮丽,物华天宝”。
四、相关典故与延伸
| 典故名称 | 出处 | 内容简述 |
| 晋国地理 | 《左传》 | 晋国地势险要,山河环绕,利于防守 |
| 山西地理 | 古代地理志 | 山西“表里山河”,素有“表里山河”之称 |
| 《水经注》 | 郦道元 | 描述黄河流域的山河分布,体现“表里山河”的地理特征 |
五、总结
“表里山河”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意是指地势险要、山河环绕的地理优势。在古代,它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依据,也成为文化中对地理环境的赞美之词。如今,“表里山河”仍常用于形容某地的自然景观和战略位置,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 释义 | 山河环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 历史意义 | 古代军事防御、地理优势的象征 |
| 文化影响 | 常用于描述山西等地的地理特征 |
| 现代应用 | 形容自然景观和战略位置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表里山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历史与地理结合的文化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