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属于糖肽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尤其对耐药性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具有显著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去甲万古霉素常用于治疗败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和肺炎等疾病。
以下是对去甲万古霉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关键特性:
项目 | 内容 |
药物名称 | 去甲万古霉素 |
药物类别 | 糖肽类抗生素 |
作用机制 |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膜完整性 |
适应症 |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肺炎等 |
耐药性 | 对多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效 |
给药方式 | 静脉注射为主 |
常见副作用 | 肾毒性、耳毒性、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 |
注意事项 | 需监测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 |
药物相互作用 | 与氨基糖苷类、利尿剂等可能增强肾毒性 |
使用限制 | 不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
去甲万古霉素虽然疗效显著,但因其潜在的毒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情况。同时,应避免滥用,以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在实际临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用药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