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人亡政息是什么意思

2025-08-02 00:14:53

问题描述:

人亡政息是什么意思,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00:14:53

人亡政息是什么意思】“人亡政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人死了,政策就停止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政策或制度的实施依赖于某个人的权威和影响力,一旦这个人去世或离开权力中心,该政策便难以继续执行或被废除。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人亡政息
拼音 rén wáng zhèng xī
出处 《汉书·王莽传》:“人亡政息,其势然也。”
释义 人死了,政策就停止。比喻政策依赖于个人,缺乏制度保障。
用法 多用于批评某些政策缺乏稳定性,容易因领导人的变动而改变。
近义词 政令不稳、人走政息
反义词 政策延续、制度稳固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人亡政息”最早见于《汉书·王莽传》,原意是说王莽篡权后,他的政策在汉朝灭亡后也随之消失。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对政治体制中依赖个人权威现象的批评。

在古代,许多王朝的政策往往与皇帝的意志紧密相关,一旦皇帝去世,新君登基,政策可能就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人亡政息”也反映了古代政治体制的不稳定性和对个人权威的高度依赖。

三、现实中的应用

在现代政治中,“人亡政息”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些国家或地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如果缺乏制度化的保障,很容易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下台,政策全无”的现象。

例如,在一些企业或组织中,如果某个高管离职,其主导的项目或制度可能也会随之终止,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为“人亡政息”。

四、总结

“人亡政息”强调的是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提醒人们在制定政策时应注重制度建设,而非过度依赖个人因素。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政策的长期稳定执行。

项目 内容
核心含义 政策依赖于个人,缺乏制度保障
历史背景 起源于古代政治体制的不稳定性
现代意义 提醒重视制度建设,避免政策因人而异
应用场景 政治、管理、企业等多个领域

通过了解“人亡政息”这一成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政策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制度化建设,以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和执行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