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下”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它既可以表示位置、方向,也可以表示程度或动作的向下进行。许多成语中都包含“下”字,这些成语往往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生动的形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下”字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了简要总结。
一、常见带“下”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 | 用法举例 |
下马威 | 比喻一开始就显示出的威力或气势 | 他刚上任就给下属一个下马威。 |
下里巴人 | 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 这首歌虽然通俗,但很受欢迎,属于下里巴人。 |
下笔成章 | 写文章时一挥而就,文思敏捷 | 他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
下车伊始 | 指官员刚到任,开始工作 | 他下车伊始,就着手调查问题。 |
下落不明 | 指某人或某物失去踪迹 | 失踪人员至今下落不明。 |
下心下气 | 形容态度谦和、低声下气 | 他对客户下心下气,生怕得罪。 |
下逐客令 | 指驱逐客人,或拒绝与人交往 | 他因意见不合,被老板下逐客令。 |
下笔千言 |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内容丰富 | 他的文章下笔千言,条理清晰。 |
下马看花 | 比喻深入实际,了解真实情况 | 领导下马看花,实地考察了农村情况。 |
下流无耻 | 形容人品低下,行为卑劣 | 他为人下流无耻,令人不齿。 |
二、小结
以上这些成语中的“下”字,有的表示动作的方向(如“下马”、“下车”),有的表示程度(如“下落”、“下心”),还有的则带有比喻意义(如“下里巴人”)。它们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使用广泛,能够准确表达特定的情境和情感。
掌握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的丰富性。希望本文对大家学习和运用带“下”字的成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