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鸣春涧中的原文及翻译】“时鸣春涧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是一首描绘春夜山林静谧之美的诗作。该诗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之一。
一、原文及翻译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鸟鸣涧 |
作者 | 王维(唐代) |
原文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译文 | 人们闲适地坐着,桂花悄然飘落;夜晚寂静,春天的山显得格外空旷。 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的鸟儿,它们不时在春日的山涧中鸣叫。 |
二、内容解析
《鸟鸣涧》虽短,却意境深远。王维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夜山林的画面。诗中“人闲”、“夜静”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桂花落”、“春山空”则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后两句通过“月出惊山鸟”的动态描写,打破了前文的静谧,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体现出大自然中动静相生的美感。
“时鸣春涧中”一句,既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整首诗情感的高潮。它不仅表现了鸟儿的鸣叫,更暗示了春天的生命力和自然的和谐。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2. 动静结合:诗中既有“人闲”、“夜静”的静态描写,也有“月出”、“鸟鸣”的动态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3. 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四、结语
《鸟鸣涧》是王维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时鸣春涧中”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