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且意义和用法】“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出自《列子·汤问》中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这句话是全文的开头,用来引出愚公的人物形象及其所面临的困难。其中,“且”字在句中起到重要的语法和语义作用,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整句话的意思。
一、
“且”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在古汉语中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在“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中,“且”表示“将近、快要”的意思,用于描述时间上的接近或状态的临近。整句话的意思是:“北山有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
在文言文中,“且”可以表示以下几种常见意义:
1. 将要、将近:如“年且九十”。
2. 并且、而且:如“不为也,非不能也,且为之”。
3. 尚且、还:如“臣虽不肖,且不敢以小事累君”。
4. 暂且、姑且:如“且慢,听我解释”。
在本句中,“且”主要表示“将近”,强调愚公年龄之大,为后文他决心移山的行为提供了人物背景。
二、表格形式展示“且”的意义和用法
序号 | 用法类型 | 例句 | 含义解释 | 说明 |
1 | 将近、快要 | 年且九十 | 表示年龄接近九十岁 | 表达时间上的接近 |
2 | 并且、而且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表示递进关系 | 常用于连接两个句子或成分 |
3 | 尚且、还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表示让步或强调 | 强调某种情况的不合理 |
4 | 暂且、姑且 | 且饮一杯 | 表示暂时性行为 | 用于表达临时性的动作或态度 |
三、结语
“且”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虚词,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可以表达多种含义。在“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中,“且”主要表示“将近、快要”,突出愚公年事已高,从而衬托出他移山的决心与毅力。通过理解“且”的不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