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导演于1991年执导的电影,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该片以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权力、欲望与女性命运的故事。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现了传统家庭中女性的压抑与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
一、
影片围绕一个封建大家庭展开,主人公颂莲(巩俐饰)作为第三房太太进入这个家庭后,逐渐被卷入一场充满权谋与欲望的漩涡之中。她不仅要面对丈夫陈佐千的冷酷无情,还要在四位太太之间周旋,争夺宠爱与地位。随着剧情的发展,颂莲的心理状态逐渐崩溃,最终走向悲剧结局。
影片通过“大红灯笼”的意象,象征着权力的象征与女性的压迫。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庆,但在影片中却成为束缚与控制的标志。这种视觉符号的运用,使影片更具象征意义与艺术深度。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片名 | 大红灯笼高高挂 |
导演 | 张艺谋 |
编剧 | 苏童(原著)、张艺谋、李碧华 |
主演 | 巩俐、张丰毅、吕齐、何赛飞 |
上映时间 | 1991年 |
类型 | 剧情 / 惊悚 / 历史 |
故事背景 |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 |
主题 | 权力、性别、压抑、人性 |
主要象征 | 大红灯笼、红色、庭院、镜子 |
风格特点 | 镜头构图讲究、色彩鲜明、叙事克制 |
评价 | 获得多项国际大奖,被誉为华语电影经典 |
三、个人感受与评价
《大红灯笼高高挂》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家庭伦理的电影,更是一部深刻揭示社会结构与人性本质的作品。张艺谋用极简而富有象征性的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封闭而压抑的世界。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隐喻,如大红灯笼的高高挂起,既是主人的权威象征,也是女性命运的枷锁。
巩俐的表演极具张力,她将颂莲从最初的天真到后来的绝望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没有过多的煽情,但正是这种克制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总的来说,《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与社会思考。对于喜欢文艺片或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观众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