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

2025-09-13 06:37:16

问题描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3 06:37:16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写于他晚年时期。此词借“壮词”之名,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悲愤之情。全词通过描绘战场场景和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壮志未酬的无奈。

本词语言豪放激昂,情感深沉,既有对昔日军旅生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是辛弃疾词风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酒醉时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号角声声的军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分给部下八百里牛排,五十弦乐演奏边塞战歌。
沙场秋点兵。 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士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飞快,弓箭如雷霆般震耳欲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美名。
可怜白发生! 可叹的是,我已满头白发!

三、创作背景简述

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赠词。陈亮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志士,二人志同道合,常有书信往来。辛弃疾在词中借“壮词”表达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始终不得重用的苦闷情绪。整首词既有豪迈的气势,又有深深的感伤,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豪放中见沉郁”的特点。

四、艺术特色

- 意象雄浑:如“吹角连营”、“沙场点兵”等,营造出浓厚的军事氛围。

- 情感真挚:词中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自身理想的坚持。

- 结构紧凑:上片写梦中情景,下片写现实感慨,形成强烈对比。

- 语言简练有力:用词精准,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

五、结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不仅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词作,更是一位爱国志士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看到辛弃疾虽身处逆境,仍不改其赤子之心。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