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的翻译】《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一篇寓言性质的散文,讲述了天才少年因缺乏后天教育而最终沦为普通人的故事。文章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天赋虽好,但若不加以培养,终将埋没”的深刻道理。
一、
《伤仲永》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自幼聪慧过人,能作诗,名声远扬。他的父亲却只顾着带他四处表演赚钱,没有让他接受正规教育。几年后,仲永的才华逐渐消失,最终成为一个普通人。作者对此感到惋惜,因此写下此文,以警示世人重视教育的重要性。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 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世代都是种田的。 |
隶:属于。 | 隶:属于。 |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 仲永五岁时,从未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
书具:笔、墨、纸、砚。 | 书具:笔、墨、纸、砚。 |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父亲感到惊讶,向邻居借来给他,他立刻写了四句诗,并题上自己的名字。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 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题,传遍了整个乡里的读书人。 |
秀才: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功名。 | 秀才: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功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从此以后,他只要看到东西就能立刻作诗,文章和道理都很值得一看。 |
立就:立刻完成。 | 立就:立刻完成。 |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 同乡的人都觉得他很奇特,渐渐地有人请他父亲做客,或者用钱来求他写诗。 |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去拜访同乡,不让儿子学习。 |
扳:通“攀”,拉。 | 扳:通“攀”,拉。 |
余闻之也久。 |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现在的人如果不靠天生的才能,本来就是普通人;再加上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还能成为普通人吗? |
三、文章启示
《伤仲永》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远。它告诉我们:
- 天赋只是成功的一部分,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同样重要。
- 如果忽视教育,即使是天才也会被埋没。
- 父母的短视行为可能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仲永命运的感叹,更是对当时社会重才轻教现象的批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结语:
《伤仲永》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寓言,提醒我们珍惜教育资源,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即使有天赋,也不能忽视后天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