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作冯妇名词解释】“再作冯妇”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已经放弃某项事务后,又重新参与其中。这个成语带有一定讽刺意味,暗示其行为可能不够坚定或前后不一。
一、
“再作冯妇”出自《孟子·尽心下》中的故事。冯妇原本是一位擅长打虎的人,后来他放弃了这项工作。但有一次,有人遇到老虎,众人无法制服,便请他再次出手。冯妇最终还是出面解决了问题。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一个人虽然曾经退出某个领域或角色,但因外界需要而再次介入,显得有些被动或矛盾。
此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言行不一、反复无常的人,也常用于描述某些人因外部压力或利益驱使,而重新回到自己曾放弃的岗位或角色中。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 再作冯妇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拼音 | zài zuò féng fù |
释义 | 比喻一个人已退出某种角色或事务,又因外界需要而重新参与,显得前后不一或被动。 |
典故来源 | 冯妇原为善猎者,后弃猎。一次遇虎,众人请其复出,冯妇遂再出手。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调侃他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的行为。 |
近义词 | 半途而废、前功尽弃、重操旧业 |
反义词 | 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始终如一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职场、人际关系或个人行为中的反复性。 |
示例 | 他本已辞职,却因公司危机又回来,真可谓“再作冯妇”。 |
三、结语
“再作冯妇”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描写。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应更加坚定和清晰,避免因外力而动摇初心。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曾有过“再作冯妇”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