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资料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被誉为“中国文学界的良心”。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社会关怀,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金个人资料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原名 | 李尧棠 |
| 字 | 芾甘 |
| 出生日期 | 1904年11月25日 |
| 逝世日期 | 2005年10月17日 |
| 籍贯 | 四川成都 |
| 民族 | 汉族 |
| 学历 | 早年接受私塾教育,后赴法国留学 |
| 职业 | 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 |
| 主要作品 | 《家》《春》《秋》《随想录》等 |
| 创作风格 | 真实、深刻、富有同情心 |
| 社会贡献 | 推动文学自由、关注底层人民生活 |
| 家庭背景 | 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丧母 |
| 代表思想 |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民主与自由 |
巴金的文学成就
巴金的文学创作以“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最为著名,这三部小说描绘了封建家庭的衰落与新一代青年的觉醒。作品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此外,《随想录》是巴金晚年的散文集,记录了他的思考与反思,展现了他对社会、人生和文学的深刻理解。
巴金的社会影响
巴金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一生坚持独立思考,勇于批判不公,关心普通人的命运。他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也为中国现代文学树立了榜样。
总结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他的文字,我们不仅能了解过去的社会风貌,也能感受到他对人性、自由与正义的不懈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