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澹的解释】“澹澹”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用来描绘水波轻柔荡漾的样子。它不仅具有自然景象的描写功能,也常被赋予情感色彩,表达一种宁静、淡泊或忧郁的情绪。
一、基本含义总结
词语 | 澹澹 |
拼音 | dàn dàn |
词性 | 形容词/动词(较少用) |
基本意思 | 1. 水波轻轻荡漾的样子。 2. 安静、恬淡的样子。 3. 忧愁、哀伤的样子。 |
出处 | 《诗经》、《楚辞》、汉乐府等古代文献中常见。 |
用法 | 多用于诗词、散文中,营造意境。 |
二、详细解释
1. 水波轻柔荡漾
“澹澹”最常见的是形容水面平静而柔和地波动,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出自曹操《观沧海》。这种描写常用于表现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壮阔。
2. 安静、恬淡
在一些文人作品中,“澹澹”也被用来形容人的内心状态,表示一种淡泊名利、心境平和的生活态度。
3. 忧愁、哀伤
在某些诗歌中,“澹澹”还带有情绪色彩,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或离别之情,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未直接使用“澹澹”,但意境相似。
三、常见用法举例
诗句 | 出处 | 释义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曹操《观沧海》 | 描写大海的广阔与波澜起伏。 |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 《诗经·周南·芣苢》 | 虽未直接出现“澹澹”,但整体意境淡雅宁静。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描绘江水轻柔流动,意境深远。 |
四、总结
“澹澹”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既可以描绘自然景象,也可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在古文中,它常常与“悠悠”、“潺潺”等词并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了解“澹澹”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中的意境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