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沥胆是什么意思】“披肝沥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非常忠诚、真诚、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或事业付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忠义精神的推崇,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情感力量。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披肝沥胆 | 比喻竭尽忠诚与诚意,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
- 披肝:比喻剖开胸膛,露出肝胆。
- 沥胆:比喻将胆汁滴出,形容极度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该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虽未直接使用“披肝沥胆”,但其精神内涵与此高度一致。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重大事件中表现出的忠诚与无私,常见于文学作品、演讲、表彰等场合。 |
近义词 | 忠心耿耿、赤胆忠心、鞠躬尽瘁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忘恩负义、阳奉阴违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他在公司危难时刻披肝沥胆,带领团队渡过难关。 |
文学作品 | 他披肝沥胆地为国家效力,最终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
表彰讲话 | 这位老党员一生披肝沥胆,默默奉献,值得我们学习。 |
四、文化意义
“披肝沥胆”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忠诚、责任与奉献的高度评价。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用来赞扬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计得失的人。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形容人极度忠诚、尽心尽力地付出。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忠诚、奉献精神。 |
文化内涵 | 体现中华文化对忠义精神的重视。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工作、文学、表彰等场合。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披肝沥胆”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责任与使命时,应怀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