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苏武书原文及翻译】《答苏武书》是西汉时期李陵写给好友苏武的一封信。这封信以沉痛的语气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李陵因战败投降匈奴,内心充满矛盾与愧疚,而苏武则在异域坚守气节,二人命运迥异,情感复杂。
以下是对《答苏武书》的原文及翻译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
一、文章总结
《答苏武书》是一篇情感真挚、语言深沉的书信体散文。李陵在信中回顾了自己与苏武的过往情谊,表达了对国家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投降后的痛苦与挣扎。全文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此信不仅展现了李陵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汉代士人面对忠诚与生存之间的深刻思考。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陵少以父荫,得任为郎,稍迁至建章监,又为骑都尉。 | 李陵年轻时因父亲的功勋,被任命为郎官,后来逐渐升迁到建章监,再成为骑都尉。 |
时汉连伐匈奴,数困于敌,士卒疲弊,将帅无谋。 | 当时汉朝连续征伐匈奴,屡次受挫,士兵疲惫,将领缺乏计谋。 |
陵独请为先锋,愿以五千人击匈奴,虽不胜,亦可扬威。 | 我独自请求担任先锋,愿意率领五千人去攻打匈奴,即使不能取胜,也可以扬我国威。 |
今乃遭困,兵败身降,实非本心。 | 如今却陷入困境,兵败投降,实在是迫不得已,并非我本意。 |
闻君守节于北庭,志气不屈,吾心甚敬。 | 听说你在北方边庭坚守节操,意志坚定,我不禁心生敬佩。 |
今虽身处异域,然未尝一日忘汉。 | 虽然我现在身处异乡,但从未有一天忘记汉朝。 |
吾之罪,非在今日,而在昔年。 | 我的罪过,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从以前就开始了。 |
愿君知我心,勿以我为叛臣。 | 希望你能了解我的心意,不要把我当作叛徒。 |
天下有大义,亦有小义;有大节,亦有小节。 | 天下有大义,也有小义;有大节,也有小节。 |
吾之降,非为大义,乃为保全性命。 | 我的投降,并非为了大义,而是为了保全性命。 |
君之守节,可谓大义,吾之苟活,可谓小节。 | 你的坚守节操,可谓大义;我的苟且偷生,可谓小节。 |
愿君勿以吾言为耻,亦勿以吾行为笑。 | 希望你不要因我说的话而感到羞耻,也不要因我的行为而嘲笑我。 |
三、结语
《答苏武书》不仅是一封书信,更是一段历史与人性交织的真实写照。李陵在信中坦诚自己的处境与心境,表现出对故国的深情与对友人的尊重。这篇文章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理解汉代士人心态的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