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50个带谐音的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或情景,后半部分是解释或点题的词语,其中一些歇后语还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字,增加了趣味性和文化内涵。今天,我们整理了50个带有谐音的歇后语,既有趣又富有智慧,适合日常交流、教学和娱乐。
一、总结
这些歇后语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想象,通过谐音来达到幽默、讽刺或教育的目的。它们不仅体现了汉语的灵活性,也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智慧。以下是我们精选的50个带有谐音的歇后语,供您参考和学习。
二、表格展示(50个带谐音的歇后语)
序号 | 前半句 | 后半句 | 谐音解析 |
1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二白 | “清”谐音“青”,“白”谐音“白” |
2 | 鸡给黄鼠狼拜年 | 自投罗网 | “罗”谐音“萝” |
3 |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 “显”谐音“现” |
4 | 猪八戒照镜子 | 里外不是人 | “里”谐音“李” |
5 | 大年初一吃饺子 | 年年有余 | “余”谐音“鱼” |
6 | 老虎屁股 | 摸不得 | “摸”谐音“莫” |
7 |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 “打”谐音“大” |
8 | 胡子上挂钥匙 | 开门见山 | “开”谐音“咳” |
9 | 飞蛾扑火 | 自取灭亡 | “亡”谐音“王” |
10 | 井底之蛙 | 看不见天 | “见”谐音“现” |
11 | 诸葛亮当军师 | 足智多谋 | “足”谐音“祝” |
12 | 张飞穿针 | 大眼瞪小眼 | “大”谐音“戴” |
13 |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 “说”谐音“涩” |
14 | 猫哭老鼠 | 假慈悲 | “悲”谐音“皮” |
15 | 老牛吃草 | 吞吞吐吐 | “吞”谐音“吞” |
16 | 麻雀虽小 | 五脏俱全 | “脏”谐音“装” |
17 | 木匠戴眼镜 | 无(吴)用 | “无”谐音“吴” |
18 | 小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 “法”谐音“发” |
19 | 茶壶里煮饺子 | 有货倒不出 | “倒”谐音“到” |
20 | 老鼠尾巴 | 越长越难看 | “长”谐音“掌” |
21 | 电线杆上插鸡毛 | 无聊至极 | “聊”谐音“料” |
22 | 三伏天吃冰棍 | 冷(另)眼旁观 | “冷”谐音“另” |
23 | 老鼠钻风箱 | 两头受气 | “气”谐音“器” |
24 | 老公公背媳妇 | 上下为难 | “难”谐音“男” |
25 | 老母鸡下蛋 | 一窝一窝 | “窝”谐音“我” |
26 | 酒瓶里装醋 | 好酒不醉人 | “醉”谐音“最” |
27 | 老猫教徒弟 | 一代不如一代 | “代”谐音“待” |
28 | 猫儿叼着鱼 | 不得不走 | “走”谐音“有” |
29 | 老鹰抓小鸡 | 一个一个来 | “个”谐音“过” |
30 | 月亮上的桂花树 | 根深蒂固 | “根”谐音“更” |
31 | 书生卖书 | 一本正经 | “本”谐音“笨” |
32 | 诸葛亮借东风 | 巧妙安排 | “巧”谐音“巧” |
33 | 老虎嘴边的肉 | 吃不了兜着走 | “兜”谐音“都” |
34 | 老鼠咬牙 | 一针见血 | “针”谐音“真” |
35 | 老太婆跳大神 | 有板有眼 | “板”谐音“办” |
36 | 老牛拉车 | 一步一步来 | “步”谐音“不” |
37 | 老鼠偷油 | 一滴一滴 | “滴”谐音“第” |
38 | 老虎尾巴 | 摸不得 | “摸”谐音“莫” |
39 | 老马识途 | 久经沙场 | “沙”谐音“杀” |
40 | 老猪进圈 | 一窝一窝 | “窝”谐音“我” |
41 | 老鸭子下蛋 | 一窝一窝 | “窝”谐音“我” |
42 | 老牛吃草 | 吞吞吐吐 | “吞”谐音“吞” |
43 | 老猫叼鱼 | 一来一去 | “来”谐音“来” |
44 | 老虎头上拍苍蝇 | 不自量力 | “力”谐音“立” |
45 | 老鼠搬家 | 一空二净 | “净”谐音“尽” |
46 | 老鼠吃猫 | 虎视眈眈 | “眈”谐音“丹” |
47 | 老鼠打洞 | 一孔之见 | “孔”谐音“恐” |
48 | 老猫舔爪子 | 一尘不染 | “尘”谐音“陈” |
49 | 老牛耕地 | 一亩一亩 | “亩”谐音“谋” |
50 | 老鼠啃书 | 一知半解 | “解”谐音“界” |
三、结语
以上50个带谐音的歇后语,不仅展现了汉语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也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语言的巧妙运用。无论是用于教学、写作,还是闲暇时的娱乐,这些歇后语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希望你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