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明朝个人简介】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聪慧好学,以忠诚正直著称。在明英宗时期,他因抵御瓦剌入侵、保卫北京而闻名,被誉为“再造明朝”的功臣。然而,他也因权臣陷害,在明英宗复位后被冤杀,后世对其评价极高。
一、
于谦是明朝中期的重要人物,出身于官宦之家,早年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力主坚守北京,成功击退瓦剌大军,挽救了明朝的危局。他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但最终因政敌构陷,含冤而死,死后得以平反,被追封为“肃愍公”,并受到后人敬仰。
二、于谦生平简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于谦 |
| 字 | 廷益 |
| 号 | 节庵 |
| 出生年份 | 1398年 |
| 去世年份 | 1457年 |
| 籍贯 | 浙江杭州 |
| 官职 | 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等 |
| 主要事迹 | 抵御瓦剌、保卫北京;整顿边防;改革赋税 |
| 代表作品 | 《石灰吟》《咏煤炭》等 |
| 评价 | 忠诚正直、清廉为民;“再造社稷”功臣 |
| 结局 | 被诬陷处死,后平反昭雪 |
三、历史影响
于谦在明朝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展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他的忠诚与廉洁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其诗作如《石灰吟》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广为传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结语:
于谦的一生,是忠君爱国、刚正不阿的典范。他的事迹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明朝中期士大夫阶层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尽管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守信念,值得后人铭记与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