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成语知难而退的解释

2025-11-17 12:32:14

问题描述:

成语知难而退的解释,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7 12:32:14

成语知难而退的解释】“知难而退”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意思是:看到有困难就退缩,不强求硬闯。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不利情况时,能够理智判断形势,选择退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该成语多用于褒义,强调智慧和策略,而不是懦弱。在实际生活中,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复杂或危险的情况时,保持冷静,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

成语“知难而退”详解

项目 内容
成语 知难而退
拼音 zhī nán ér tuì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
释义 看到困难就退缩,不强求前进。
近义词 量力而行、知难而退、适可而止
反义词 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坚持不懈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或褒义(强调智慧与策略)
使用场景 用于描述在面对困难时的理性选择,如谈判、决策、竞争等场合

成语使用示例:

1. 在谈判中,他深知对方实力强大,便决定知难而退,避免无谓的冲突。

2. 这个项目风险太大,他知难而退,选择了更稳妥的方向。

3. 虽然比赛艰难,但他没有知难而退,最终赢得了胜利。

总结:

“知难而退”并非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成熟、理性的应对方式。它强调的是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和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知难而退”,有时比一味坚持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