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干的资料】张元干(1091年-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文学家。他与李纲、胡铨等同为南宋初期主战派人物,一生经历动荡,仕途坎坷,但其文学成就尤为突出,尤其在词作方面,风格豪放激昂,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张元干的作品多反映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尤其是对金人入侵的不满与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他的词风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之间形成,成为南宋词坛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曾因直言进谏而屡遭贬谪。
张元干生平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张元干 |
| 字 | 仲宗 |
| 号 | 芦川居士 |
| 出生年份 | 1091年 |
| 逝世年份 | 1161年 |
| 籍贯 | 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 |
| 官职 | 曾任枢密院编修、福州通判等 |
| 文学成就 | 以词著称,作品风格豪放激越,情感深沉 |
| 政治立场 | 主战派,反对议和,主张抗金 |
| 代表作品 |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水调歌头·送晁补之赴会稽》等 |
张元干的主要作品特点:
1. 情感真挚:他的词多抒发个人遭遇与家国情怀,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2. 题材广泛:既有对时局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爱情的描写,内容丰富。
3. 语言凝练: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 风格独特:不同于婉约派的柔美,张元干的词更具豪迈之气,体现了他作为主战派文人的精神风貌。
张元干的历史评价:
张元干虽未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中,但在南宋词坛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词作被誉为“词中之铮铮者”,尤其在表达民族情绪方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后世学者如朱熹、严羽等人对其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是“南渡后第一词人”。
总的来说,张元干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更是一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遗产,更是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