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说平原君翻译】《赵奢说平原君》是《战国策》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赵国名将赵奢在面对平原君时,以理服人、坚持原则的故事。该文通过赵奢与平原君的对话,展现了赵奢的智慧和正直,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理念。
一、
赵奢是赵国的将领,因功绩显著而受到平原君的器重。一次,平原君想要提拔一名属下,但赵奢认为此人并不适合担任要职,于是劝阻了平原君。平原君起初不以为然,赵奢便用“法不阿贵”的道理说服了他,最终平原君接受了赵奢的意见。
这篇文章通过赵奢与平原君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依法治国”、“不因私情而废公义”的思想,也体现了赵奢作为一个有原则、有远见的政治家形象。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赵奢谓平原君曰:“君之贵宠于赵,不过为相耳。” | 赵奢对平原君说:“您在赵国的地位尊贵,不过是做丞相罢了。” |
| “今欲举一人,非其人也,臣请勿言。” | “现在您想提拔一个人,但他并不是合适的人选,我请求不再说话。” |
| “夫法者,天下之度也;不阿贵,不避疏。” | “法律是天下的标准,不偏袒权贵,也不回避疏远之人。” |
| “今君以私爱而废公法,是弃赵之社稷也。” | “如果您因为私人感情而废弃公法,这是抛弃赵国的江山社稷。” |
| “愿君察之。” | “希望您能明察此事。” |
三、文章分析
《赵奢说平原君》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它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赵奢敢于直言进谏,不惧权贵,体现了儒家提倡的“君子之道”。同时,他也展示了“法不可违”的思想,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平原君作为一位贵族,原本可能因个人情感而做出错误决定,但在赵奢的劝说下,最终选择了公正与理智。这种转变也反映出一个有识之士在面对忠言时应有的态度。
四、结语
《赵奢说平原君》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应以公义为重,不应被私情所左右。赵奢的言行不仅赢得了平原君的尊重,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忠诚、正直、有远见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