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樽俎怎么读】“折冲樽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外交或谈判中巧妙地化解矛盾、避免战争。这个成语的发音和含义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太熟悉,因此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
“折冲樽俎”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在酒杯之间(樽俎)就能击退敌人的战车(折冲),比喻在谈判桌上就能解决争端,不需动用武力。该成语读音为 zhé chōng zūn zǔ,其中:
- “折”:读作 zhé,意思是折断、挫败。
- “冲”:读作 chōng,指战车、冲突。
- “樽”:读作 zūn,是古代盛酒的器具。
- “俎”:读作 zǔ,是古代切肉用的砧板,也常与“樽”连用表示宴席。
成语整体强调的是通过智慧和策略,而不是武力来解决问题,常用于外交、政治或商业谈判中。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拼音 | 含义解释 | 出处 | 用法举例 | 
| 折冲樽俎 | zhé chōng zūn zǔ | 在宴席间就能挫败敌军,比喻外交手段高明 | 《左传》 | 两国交涉时,他靠折冲樽俎化解了危机。 | 
| 折 | zhé | 折断、挫败 | — | 折损、折服 | 
| 冲 | chōng | 战车、冲突 | — | 冲突、冲锋 | 
| 樽 | zūn | 酒器 | — | 樽酒、樽前 | 
| 俎 | zǔ | 切肉砧板,也指宴席 | — | 俎豆、俎上 | 
三、结语
“折冲樽俎”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应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而非一味依赖武力。掌握其正确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增添文采与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