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nig征的中文名】一、
Kernig征是神经学中一个重要的体征,常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膜刺激症状。该体征由德国医生Kernig提出,因此得名。在临床实践中,Kernig征的阳性结果通常提示可能存在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Kernig征的中文名称为“克氏征”,也被称为“克尼格征”。这一体征的检查方法较为简单,通过让患者仰卧并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然后尝试伸直膝关节来判断是否出现疼痛或阻力,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脑膜刺激。
以下是对Kernig征的详细说明与相关资料整理: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克氏征 / 克尼格征 |
| 英文名称 | Kernig's sign |
| 提出者 | 德国医生Kernig |
| 临床意义 | 判断脑膜刺激症状,常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
| 检查方法 | 患者仰卧,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再尝试伸直膝关节,观察是否有疼痛或阻力 |
| 阳性表现 | 伸直时出现疼痛或阻力,患者难以完成动作 |
| 常见病因 | 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颅内感染等 |
| 与其他体征关系 | 常与Brudzinski征同时出现,共同用于评估脑膜刺激 |
三、注意事项:
1. Kernig征并非特异性体征,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2. 在实际操作中,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检查,避免误判。
3. 对于儿童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能无法配合检查,此时需采用其他方式评估。
综上所述,Kernig征的中文名为“克氏征”,是临床上常用的脑膜刺激征之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