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什么意思解释】“草船借箭”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源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中被广泛使用,也常用于形容一种巧妙利用对方资源、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方式。
一、
“草船借箭”最早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讲述的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利用大雾天气和曹操的疑心,用二十艘草船靠近曹军水寨,成功“借”得十万支箭的故事。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胆识,也体现了他善于利用环境和对手心理的特点。
从字面意思来看,“草船”指的是用稻草扎成的船只,“借箭”则是向敌人“借用”箭矢。实际上,这是诸葛亮精心策划的一次行动,既避免了正面冲突,又达到了获取武器的目的。
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在不直接对抗的情况下,通过巧妙手段获取所需资源或利益。它强调的是智慧、策略和应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欺骗或偷窃。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名称 | 草船借箭 |
| 出处 |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
| 故事背景 | 赤壁之战期间,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用草船向曹军“借”箭 |
| 含义 | 指在不直接对抗的情况下,通过智慧和策略获取所需资源 |
| 表达重点 | 智慧、策略、应变能力,而非单纯欺骗 |
| 现代引申义 | 用于形容在竞争中巧妙利用对手的弱点或环境,达成自己的目标 |
| 文化影响 | 成为中华文化中智慧与谋略的象征,常用于文学、影视、教育等领域 |
三、结语
“草船借箭”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灵活运用策略和智慧往往比硬碰硬更加有效。这一成语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借鉴的重要思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