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墙及肩的词语意思是什么】“赐墙及肩”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原句为:“子曰:‘吾与点也。’”后人引申出“赐墙及肩”的说法,用来形容一个人才智或能力有限,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无法再进一步。这个成语常用于评价人的能力和成就,带有一定贬义。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 赐墙及肩 | 比喻人的才能或成就只能达到某个高度,无法超越 | 《论语·雍也》(后人引申) | 多用于批评或自谦,表示能力有限 |
二、词语来源
“赐墙及肩”最早并非直接出现在古籍中,而是后人根据《论语》中的思想进行引申和总结而来。原意是指孔子对弟子曾点(即“点”)的赞赏,认为他能够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后来,人们借用“赐墙及肩”来形容那些虽然有一定能力,但无法突破自身局限的人。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示例 |
| 批评他人 | “他虽有才华,但终究是赐墙及肩,难成大器。” |
| 自我评价 | “我能力有限,不过是赐墙及肩罢了。” |
| 文学作品 | 在小说或文章中,用来描写人物的能力局限性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才疏学浅、力不从心、止步不前 |
| 反义词 | 卓越非凡、出类拔萃、登峰造极 |
五、总结
“赐墙及肩”是一个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能力或成就有限,难以突破现有水平。虽然它不是常见的成语,但在文学或评论中偶尔会被使用,以表达对某人能力的评价。理解这一词语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赐墙及肩”的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