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中对最后俩句的理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其诗词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作者豪迈的气概,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其中,最后两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尤为关键,它们在整首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了前文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
“江山如此多娇”一句,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美丽,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则从自然景观转向历史人物,说明正是因为江山如此美丽,才吸引了无数英雄为之奋斗、争抢,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厚意,也暗含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复杂态度:一方面肯定他们的功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们只是“折腰”于江山,并未真正掌握国家命运。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带有哲理意味。
二、表格对比分析
内容 | 表达含义 | 作用 | 情感色彩 |
“江山如此多娇” | 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美丽 | 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 赞美、感慨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说明因江山美丽而吸引英雄为之奋斗 | 承上启下,引出对历史人物的回顾 | 哀叹、反思 |
三、理解延伸
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自然与历史的描写,更反映了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对当下时代的一种期待——希望有真正的“风流人物”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此外,“折腰”一词具有双关意味,既可以指英雄们为江山而奋斗,也可以暗指他们在权力斗争中失去自我。这使得诗句在表面上赞美江山的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的批判与反思。
四、结语
《沁园春·雪》最后两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既是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思的交汇,也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展示了毛泽东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