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是什么

2025-08-08 12:03:30

问题描述: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是什么,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12:03:30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是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出自《史记·夏本纪》,讲述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这个典故体现了大禹一心为民、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奉献”与“责任”的象征。

一、典故总结

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父志,负责治理洪水。当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带领百姓开山凿河,疏导水流。为了治水,他历时十三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都因为工作繁忙,没有进去看一眼。他的妻子和孩子多次等待,但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成为一代圣王。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大禹的坚韧与毅力,也表现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三过家门而不入
出处 《史记·夏本纪》
主要人物 大禹
故事背景 洪水泛滥,民不聊生
治水时间 十三年
过家门次数 三次
行为表现 三次经过家门,均未进门
精神内涵 公而忘私、无私奉献
文化意义 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延伸思考

“三过家门而不入”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坚持责任,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无论是国家建设者、科研人员,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可以从这个典故中汲取力量,学会在关键时刻坚守岗位、承担责任。

通过了解这一典故,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无私奉献”的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