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头烂额的意思是什么】“焦头烂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遇到困难、压力大或事情繁杂时,感到非常疲惫、焦虑甚至手忙脚乱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狼狈和不堪。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焦头烂额 |
拼音 | jiāo tóu làn é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作形容词)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之困穷,莫甚于饥寒,而其忧患,莫大于失职,故人之失职,犹鱼之失水,虽欲游,不能也。然则人之焦头烂额,非一日之功。” |
释义 | 形容人因过度劳累、焦虑或压力过大,导致身心俱疲,甚至处于一种混乱、无措的状态。 |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用于形容人的状态 | 他最近工作压力太大,整天焦头烂额,连饭都顾不上吃。 |
用于描述事件的混乱 | 这次项目出了问题,整个团队都被搞得焦头烂额。 |
常与“忙得”“累得”等搭配使用 | 她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休息。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心力交瘁、手忙脚乱、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
反义词 | 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轻松自在、泰然自若 |
四、成语背后的故事(简要)
“焦头烂额”最早出自《后汉书》,原意是指人因长期奔波劳碌,头发烧焦、额头破烂,形容极度疲劳和困苦。后来演变为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多重压力时的狼狈状态。
五、总结
“焦头烂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不仅表达了身体上的疲惫,更突出了心理上的焦虑和压力。它适用于各种生活场景,尤其是当一个人面临多个任务或突发状况时,常常会用到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处境。
如果你在生活中经常感到“焦头烂额”,不妨尝试调整节奏,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