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意思】一、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句诗描绘的是初春时节江南水乡的景象,表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特点。
“蒌蒿满地”说明河边的蒌蒿已经生长茂盛,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芦芽短”指的是芦苇刚发芽,尚未长高,也象征着春天刚开始;“河豚欲上时”则是说此时正是河豚从江中游回河流中产卵的季节,暗示着水温回升、生物活动频繁。
整句诗不仅写景,还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赞美,语言简洁生动,富有画面感和诗意。
二、表格展示
诗句内容 | 含义解释 | 意象分析 | 诗歌背景 |
蒌蒿满地 | 蒌蒿植物在地面广泛生长,表明春天已至 | 表示春季植物开始繁茂,是春天来临的标志 | 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描写早春景象 |
芦芽短 | 芦苇刚刚发芽,嫩芽短小 | 象征春天刚开始,万物初生 | 体现自然界的新生与变化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河豚在这个时候开始从江中游向河流中产卵 | 暗示水温上升,生物活动增强 | 通过动物行为反映季节变化 |
三、结语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节律的敏锐观察。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