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掩码怎么求】在计算机网络中,子网掩码是用于划分IP地址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重要工具。正确理解并计算子网掩码,对于网络配置和故障排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要总结如何求解子网掩码,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不同子网掩码对应的网络划分情况。
一、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
子网掩码(Subnet Mask)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以“点分十进制”形式表示,例如 `255.255.255.0`。它与IP地址一起使用,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 网络地址:标识一个特定的网络。
- 主机地址:标识该网络中的具体设备。
子网掩码中,“1”代表网络位,“0”代表主机位。根据不同的子网划分需求,可以调整子网掩码的长度(即网络位的数量)。
二、子网掩码的求法
方法一:已知子网数量或主机数量
1. 确定需要的子网数或主机数。
2. 计算所需的子网位数:
子网位数 = log₂(所需子网数 + 1) (向上取整)
3. 计算主机位数:
主机位数 = 32 - 子网位数
4. 生成子网掩码:
将前n位设为1,其余设为0,转换为点分十进制格式。
方法二:已知CIDR表示法(如 /24)
- CIDR表示法中的数字表示网络位的长度。
- 例如 `/24` 表示有24位网络位,8位主机位。
- 对应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三、常见子网掩码对照表
| CIDR | 子网掩码 | 网络位数 | 主机位数 | 可用主机数 |
| /8 | 255.0.0.0 | 8 | 24 | 16,777,214 |
| /16 | 255.255.0.0 | 16 | 16 | 65,534 |
| /24 | 255.255.255.0 | 24 | 8 | 254 |
| /20 | 255.255.240.0 | 20 | 12 | 4,094 |
| /28 | 255.255.255.240 | 28 | 4 | 14 |
| /30 | 255.255.255.252 | 30 | 2 | 2 |
> 说明:可用主机数 = 2^主机位数 - 2(减去全0和全1的地址)
四、实际应用举例
假设你需要将一个C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划分为4个子网:
1. 需要4个子网 → 需要2位子网位(2²=4)
2. 网络位数 = 24 + 2 = 26
3. 子网掩码 = `255.255.255.192`
每个子网可容纳的主机数为:2^(32-26) - 2 = 62台。
五、小结
子网掩码的求解主要依赖于对网络位和主机位的合理分配。无论是通过已知子网数量还是CIDR表示法,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得出相应的子网掩码。掌握这一技能,有助于更高效地进行网络规划与管理。
如需进一步了解子网划分的具体步骤或实际案例分析,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