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纮生平简介】张纮(153年-209年),字子纲,东汉末年著名谋士、文学家,吴国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他早年游学于京都洛阳,博学多才,尤擅辞章。后因避乱南下,投奔孙策,成为其重要谋士,并在孙权时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张纮一生经历丰富,为东吴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张纮生平总结
张纮出生于东汉末年的动荡年代,自幼聪慧好学,曾在洛阳求学,广读经史,擅长文章辞赋。他虽身处乱世,但始终秉持儒家思想,注重忠义与治国之道。张纮曾一度隐居,后因时局所迫,投身于孙策、孙权麾下,成为东吴政权的重要谋臣。
他在政治上主张以仁德治国,强调文治武功并重;在军事上提出“据江而守,以图中原”的战略构想,对东吴的发展方向有深远影响。此外,他还参与起草了《建业宫铭》等重要文献,展现了卓越的文学才华。
张纮晚年病逝于建安十四年(209年),享年五十七岁,死后被追封为“太常”,受到后世敬仰。
二、张纮生平简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张纮 |
| 字 | 子纲 |
| 生卒年 | 153年-209年 |
| 籍贯 | 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 |
| 出身 | 书香门第,博学多才 |
| 主要活动 | 洛阳求学、避乱南下、辅佐孙策、孙权 |
| 职位 | 谋士、太常 |
| 政治主张 | 仁德治国、文武兼修 |
| 文学成就 | 擅长辞章,参与起草《建业宫铭》 |
| 代表思想 | “据江而守,以图中原” |
| 死亡时间 | 建安十四年(209年) |
| 追封 | 太常 |
| 后世评价 | 东吴名臣、文武兼备之才 |
张纮的一生,是乱世中坚持理想、忠诚辅政的典范。他不仅在政治上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在文化上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政治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