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襟危坐怎么说】“整襟危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端正、严肃地坐着,表现出一种庄重、恭敬的态度。虽然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或正式场合中偶尔会出现。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整襟危坐 |
| 拼音 | zhěng jīn wēi zuò |
| 含义 | 形容人端正、严肃地坐着,态度庄重、恭敬。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整襟危坐,若有所思。”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的神态,强调其端庄、严肃。 |
| 近义词 | 正襟危坐、端坐如钟、肃然起敬 |
| 反义词 | 跳跃嬉戏、随意躺卧、懒散无度 |
二、常见误读与正确发音
很多人对“整襟危坐”的发音存在误解,尤其是“襟”字和“危”字的声调容易混淆。
- 整(zhěng):第三声,表示整理、整齐。
- 襟(jīn):第一声,指衣襟。
- 危(wēi):第一声,意为高、险、正直。
- 坐(zuò):第四声,表示坐下。
正确发音应为 zhěng jīn wēi zuò,不可误读为“zhěng jīn wéi zuò”。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文学描写 | 他整襟危坐,神情严肃,仿佛正在思考人生大事。 |
| 历史记载 | 《后汉书》中提到,官员上朝时需整襟危坐,以示尊重。 |
| 教育场合 | 老师走进教室,学生们立即整襟危坐,等待上课。 |
| 宴会礼仪 | 在正式宴会上,客人需整襟危坐,以示礼貌。 |
四、总结
“整襟危坐”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成语,表达了对礼仪和尊严的重视。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举止端庄,也反映了文化中对“礼”的推崇。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依然可以作为表达严肃、庄重态度的一种方式。
通过了解其含义、发音、用法及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词语,并在适当场合加以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