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全文

2025-11-03 12:16:54

问题描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全文,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2:16:54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全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句诗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对立严重的现实,是杜甫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与批判。

一、原文背景总结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著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他于天宝十四载(755年)由长安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途中所作,全诗共500字,内容丰富,情感深沉,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尤为著名,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二、诗句解析

词语 含义 深层意义
朱门 富贵人家的大门,象征权贵阶层 贵族、官员等上层社会
酒肉臭 酒肉腐败发臭,形容奢侈浪费 生活奢靡,不体恤百姓
路有冻死骨 路上有人因寒冷而死,尸体暴露在外 穷人生活困苦,无人救助
全句 描绘出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景象 揭示社会不公,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三、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在唐朝盛世之下,隐藏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安史之乱前,统治阶级日益腐化,百姓生活艰难。杜甫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遭遇的悲愤,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这句诗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呼吁社会和谐发展。

四、总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仅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对社会现实深刻反思的代表。它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贫富悬殊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

项目 内容
诗句出处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作者 杜甫(唐代诗人)
诗句含义 揭示社会贫富差距,反映人民疾苦
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前,社会矛盾加剧
现实意义 引发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具有警示作用

结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层面的公平与正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