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高中历史行中书省

2025-11-04 14:05:50

问题描述:

高中历史行中书省,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4 14:05:50

高中历史行中书省】一、

“行中书省”是元朝时期设立的一种地方行政机构,全称为“行中书省事”,简称“行省”。它是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疆域的管理而设立的中央派出机构,负责掌管地方的军政和民政事务。行省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对后世的地方行政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行中书省”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其设立背景、职能、意义以及与前代地方制度的比较。理解这一制度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脉络,以及不同朝代在治理方式上的演变。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名称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设立朝代 元朝(1271年—1368年)
设立时间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1260年代起逐步推行)
设立背景 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辽阔,原有地方行政体制难以有效管理;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设立行省制度。
职能 掌握地方军政、民政、财政等事务,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行使权力。
管辖范围 初期设十行省,后逐渐增至十五个左右,包括今中国大部分地区及部分边疆地区。
主要特点 ① 中央派出机构,不是独立地方政权;② 长官多由中央任命;③ 兼具军事与行政职能。
历史意义 ① 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开端;② 强化了中央集权;③ 对明清乃至现代中国的行政区划有深远影响。
与前代对比 与唐朝的“道”、宋朝的“路”相比,行省更具集中性和权威性,更接近现代省制。

三、结语:

“行中书省”作为元朝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不仅体现了当时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为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奠定了基础。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理解行省制度的设立原因、运作方式及其历史地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