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发怒的词语解释是什么】“冲冠发怒”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极度愤怒而情绪激动、怒不可遏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愤怒时头发竖起、怒发冲冠的情景,表达了强烈的愤怒情绪。
一、词语解释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冲冠发怒 |
| 拼音 | chōng guàn fā nù |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 释义 | 形容人因极度愤怒而情绪激动,怒发冲冠的样子。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在极端愤怒时的表现,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镇定自若、冷静沉着 |
二、详细解析
“冲冠发怒”中的“冲冠”指的是头发直立,几乎要顶起帽子;“发怒”则是指愤怒的情绪。整个成语通过夸张的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在极度愤怒时的身体反应和心理状态。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口语表达中,尤其在描述英雄人物、激烈冲突场景时较为常见。例如,在古代战争或武侠小说中,当一位将领或侠客被激怒时,常常会用“冲冠发怒”来形容其愤怒的神情。
三、使用示例
1. 古文引用:
“项王瞋目叱之,左右皆靡,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乃请罪,因留与饮。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于是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2. 现代应用:
在现代语境中,人们可以用“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冲冠发怒,差点当场爆发争吵。”来描述某人因不满或震惊而情绪失控的情形。
四、注意事项
- “冲冠发怒”属于书面语,适用于正式或文学性的写作。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过于轻松或日常对话中使用。
- 该成语强调的是情绪的强烈程度,因此在描写人物性格或情节发展时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语
“冲冠发怒”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不仅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形象化表达方式,也帮助我们更生动地理解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掌握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