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生平简介】杜牧(公元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是晚唐时期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自幼聪慧,才华横溢,尤其在诗歌和散文方面成就斐然。杜牧一生仕途坎坷,虽有远大抱负,但始终未能实现其政治理想。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讽喻时政为主,风格清新俊逸,富有哲理意味。
杜牧生平简要总结
杜牧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自幼博览群书,尤擅诗文。早年因科举中第步入仕途,曾担任过监察御史、黄州刺史等职。他主张改革弊政,关心民生,但因朝堂党争激烈,多次被贬。晚年寄情山水,著书立说,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与文章。杜牧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上,其散文也颇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牧生平大事年表
| 时间 | 事件 |
| 公元803年 | 杜牧出生,祖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 约817年 | 十四岁,开始研读经史,展现卓越才学 |
| 公元830年 | 中进士,步入仕途,任弘文馆校书郎 |
| 公元835年 | 担任监察御史,直言敢谏,得罪权贵 |
| 公元842年 | 被贬为黄州刺史,期间创作大量诗文 |
| 公元849年 | 再次入朝,任司勋员外郎,后因病退隐 |
| 公元852年 | 去世,享年五十岁 |
杜牧的一生,是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一生。他的诗作如《秋夕》《赤壁》《泊秦淮》等,至今仍广为传诵。他不仅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思想家与文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