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敬而远之”这个成语。它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既尊敬又保持一定距离的态度。那么,“敬而远之”的前一句是什么呢?
实际上,“敬而远之”出自《论语·雍也》,原文是:“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义者也。’子曰:‘赐也,善哉!善哉!敬而远之,可谓君子矣。’”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敬而远之”的前一句是“未若贫而乐,富而好义者也”。孔子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君子品德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能够做到既尊敬他人,又能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