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褎如充耳是什么意思】“褎如充耳”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巷伯》:“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维此哲人,谓我劬劳。……褎如充耳,不知其非。”原意是指耳朵被衣物遮盖,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比喻人不听劝告、不接受意见,或对事情漠不关心。
一、
“褎如充耳”字面意思是“衣袖遮住耳朵”,引申为对劝告或批评置若罔闻、充耳不闻。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听取他人意见,或者对某些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现代语境中,也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接受建议、拒绝改变的人。
该成语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强调了沟通和倾听的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提醒人们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避免盲目自信。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褎如充耳 |
出处 | 《诗经·小雅·巷伯》 |
字面意思 | 衣袖遮住耳朵 |
引申意义 | 不听劝告、充耳不闻、漠不关心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固执、不听取意见;自我反省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 |
情感色彩 | 讽刺、批评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批评或自省,强调倾听与沟通的重要性 |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对象:适用于对他人态度的评价,或自我反思时使用。
- 搭配词语:可搭配“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等成语使用。
- 常见错误:注意不要误用为“听而不闻”,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褎如充耳”更强调“听觉被遮蔽”的形象化表达。
总之,“褎如充耳”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深思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同声音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因固执而错失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