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的资料】于成龙(1638年-1707年),字振甲,号如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人,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清官,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他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在地方任职期间以公正严明、体恤百姓著称。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世常将其与包拯、海瑞等清官并列。
一、于成龙生平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1638年 |
| 去世年份 | 1707年 |
| 籍贯 | 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 |
| 字 | 振甲 |
| 号 | 如山 |
| 官职 | 湖北黄州府同知、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 |
| 谥号 | 清端 |
| 评价 | “天下第一清官”、“清官典范” |
二、于成龙主要事迹
| 事件 | 简要描述 |
| 早年经历 | 早年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科举入仕。 |
| 初任官职 | 任广西罗城知县,初到任时官署破败,生活简朴,不畏艰难。 |
| 清廉为官 | 为官期间不取百姓一钱,穿布衣、吃粗粮,深受百姓爱戴。 |
| 平反冤案 | 曾在广西处理积压案件,公正审理,平反多起冤假错案。 |
| 抗灾赈济 | 在任内遇灾荒,亲自赈济灾民,减轻赋税,稳定民心。 |
| 官至高位 | 后升任直隶巡抚、两江总督,成为朝廷重臣。 |
| 逝世后评价 | 乾隆帝赐谥“清端”,表彰其清正廉洁、忠君爱民的精神。 |
三、于成龙的为官理念
于成龙的为官之道以“清、慎、勤”为核心,强调:
- 清:为官清廉,不贪不占;
- 慎:处事谨慎,公正无私;
- 勤:勤政为民,不辞劳苦。
他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也成为后世官员效仿的座右铭。
四、于成龙的历史影响
于成龙的事迹不仅在清代受到推崇,而且在后世被广泛传颂。他的形象被编入戏曲、小说、影视作品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官”的典型代表。他的精神也对现代公务员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总结
于成龙作为清朝早期的清官典范,以其清廉、公正、勤政的形象深得百姓爱戴和朝廷器重。他的一生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古代中国官员道德操守的杰出代表。他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