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经天纬地的意思】“经天纬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极高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尤其在政治、军事或治国理政方面表现出非凡的能力。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个人能力的极高评价,也蕴含了古代文化中对天地秩序的理解与尊重。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经 | 治理、规划 |
| 天 | 天空、自然规律 |
| 纬 | 编织、组织 |
| 地 | 土地、社会秩序 |
整体含义:
“经天纬地”原意是像编织经纬线一样治理天地,引申为有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大才,能统筹全局、运筹帷幄,具备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
二、来源与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文,止戈为武。”后世逐渐演变为“经天纬地”,用以赞美有大才之人。
-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强调德行与治国之道。
- 后世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常用此词称赞英雄人物。
三、使用场景与意义
| 使用场景 | 说明 |
| 赞美人才 | 如:“他堪称经天纬地之才,可担大任。” |
| 描述理想 | 如:“希望未来能成为经天纬地之人,为国家做出贡献。” |
| 历史评价 | 如:“诸葛亮是经天纬地之士,辅佐刘备成就霸业。” |
四、常见误用与辨析
| 错误用法 | 正确解释 |
| “经天纬地”仅指空间广阔 | 实际强调的是能力与格局,而非单纯的空间概念 |
| 用于形容自然景观 | 不宜用于描述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象,应用于人或事 |
| 与“经世济民”混淆 | “经世济民”更侧重于治理国家、造福百姓,而“经天纬地”则更强调全面才能 |
五、总结
“经天纬地”不仅是对一个人才华的最高赞誉,更是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它融合了古代对天地秩序的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个人能力的提升,更要注重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 关键点 | 内容概要 |
| 含义 | 治理天地,比喻有大才、大志 |
| 出处 | 《左传》,后世广泛使用 |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人才、表达理想 |
| 注意事项 | 避免误用,区分相近成语 |
| 现实意义 | 强调责任与格局,激励进取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