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重峦叠嶂解释及出处介绍

2025-11-06 17:54:44

问题描述:

重峦叠嶂解释及出处介绍,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17:54:44

重峦叠嶂解释及出处介绍】“重峦叠嶂”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山岭连绵不断、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象。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自然景观描写、地理描述中也常常被使用。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及其出处介绍。

一、成语解释

成语 重峦叠嶂
拼音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释义 层层叠叠的山峰,形容山势高大、连绵不断。
用法 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色,也可比喻复杂、繁多的事物。
近义词 层峦叠嶂、山峰林立、千山万壑
反义词 平坦开阔、一马平川、一望无际

二、出处介绍

“重峦叠嶂”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常用于描绘山川壮丽的景象。以下是几个较为典型的出处:

出处 内容节选 作者/出处 说明
《水经注》 “重峦叠嶂,隐天蔽日。” 郦道元 描写山势险峻,遮天蔽日的景象。
《红楼梦》 “但见那山势陡峭,重峦叠嶂,云雾缭绕。” 曹雪芹 用于描绘大观园附近的自然风光。
《徐霞客游记》 “山势重峦叠嶂,层层相接,不觉其高。” 徐霞客 描述旅行途中所见的山景。
现代文学 “站在山顶远眺,只见重峦叠嶂,美不胜收。” 不详 常见于现代散文和旅游文章中。

三、总结

“重峦叠嶂”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主要用于描绘山岭众多、层叠起伏的自然景观。它不仅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还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古至今,这一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地理、旅游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与“重峦叠嶂”相关的诗词、绘画或地理知识,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