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的意思是】2.
“不绝如缕”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气息或事物的延续不断,虽微弱却持续不断。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从释义、出处、用法和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不绝如缕 |
| 拼音 | bù jué rú lǚ |
| 释义 | 形容声音、气息等连续不断,虽微弱但未中断。也比喻局势或关系虽紧张但仍能维持。 |
二、出处与来源
“不绝如缕”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曰:‘吾以君之言,不绝如缕。’”后来在古代诗词和散文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声音、情感或命运的延续。
三、用法与语境
| 使用场景 | 示例 |
| 描述声音 | “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不绝如缕,令人回味。” |
| 描述情感 | “她对他的思念不绝如缕,从未真正放下。” |
| 描述局势 | “尽管形势危急,但希望仍不绝如缕。”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延绵不绝、连绵不断、藕断丝连 |
| 反义词 | 截断、中断、终止 |
五、常见搭配
- 不绝如缕的声音
- 不绝如缕的回忆
- 不绝如缕的牵挂
- 不绝如缕的希望
六、注意事项
“不绝如缕”虽然多用于描述声音或情感的延续,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用于描述某种状态或趋势的持续性。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避免误用。
总结
“不绝如缕”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不断”的状态,即使微弱也不中断。它既可以用于文学描写,也可以用于日常表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了解其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