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鹤续凫的词语解释是什么】“断鹤续凫”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骈拇》。原意是把长颈的鹤的脖子截断,接在短腿的野鸭身上,用来比喻做事违反事物的自然规律,强作安排,结果适得其反。
一、词语解释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断鹤续凫 |
| 出处 | 《庄子·骈拇》 |
| 拼音 | duàn hè xù fú |
| 释义 | 比喻违背自然规律,强行改变事物本性,结果适得其反。 |
| 近义词 | 弄巧成拙、事与愿违 |
| 反义词 | 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行为。 |
| 结构 | 动宾结构(断+鹤;续+凫) |
二、详细解析
“断鹤续凫”字面意思是:把鹤的长脖子砍下来,接在野鸭的短腿上。这显然是一个荒谬的行为,因为鹤和野鸭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各有特点,强行拼接只会造成混乱。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些人做事不讲实际,不尊重事物本身的特性,而是凭主观意愿去“改造”或“优化”,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和秩序。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如果管理者不顾员工能力差异,强行安排不合适的工作岗位,就属于“断鹤续凫”的行为。
三、使用示例
1. 他试图将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合并,结果导致整个流程瘫痪,真是断鹤续凫。
2. 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无异于断鹤续凫,最终只会失败。
四、结语
“断鹤续凫”虽为古代寓言,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做事应遵循客观规律,尊重事物的本质,避免盲目干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